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Web 2.0時代的華語教學

Web 2.0時代的華語教學

大阪外國語大學 郭修靜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廖埻棓

摘要

過去的文獻指出,教學機構之間的互動不足,華語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易分享。但自O'Reilly提出Web 2.0的概念以來,我們進入一個Everything 2.0的時代。Web 2.0讓使用者對資料有更多的控制權,同時使用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也將更頻繁。華語教學分享館嘗試運用這一個新的溝通方式,匯集網路上與華語教學相關的部落格,更希望藉由分享館這個平台,號召關心華語教學的研究者、老師,透過聯播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期許能將個人的經驗,匯聚成眾人的智慧結晶。通過分享館的部落格聯播,我們已經看到教師們彼此激勵,資源分享的正面效果。

1 Web 2.0 時代

1.1 Web 2.0的概念

O'Reilly (2005, September 30)提出Web 2.0的概念,用以描述新一代網路應用的革命現象。所謂的Web 1.0指的是靜態HTML頁面,由網站管理員集權式地更新內容,與瀏覽者之間沒有互動。而Web 2.0時代則是分權式(decentralize)架構, 強調「以網路為平台」,並讓把對於資料的控制權交給使用者。Web 1.0的網站是集中式管理,如:個人網站、MP3.com、Ofoto[1]、大英百科全書、頁面瀏覽量(page view)[2]、域名搶注(domain name speculation)等;而Web 2.0的網站則是

分權式(decentralize)架構,如:部落格、Napster[3]、Flcikr[4]、維基百科[5]、每點擊成本(cost per click)[6]、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等 (O'Reilly, 2005)。

雖然Web 2.0時代有Ajax、RSS等技術,但從Web 1.0到Web 2.0的重點並不是一種技術創新,而是一種觀念演進(Davis, 2005, July 4)。雖然目前各種對於Web 2.0的詮釋仍不一致,定義也都不同(Hinchcliffe, 2005, December 21),但我們可以觀察到Web 2.0網站的一些共同特點,例如用戶貢獻、共同協作、長尾(long tail)效應等等。

1.2 集體智慧

由大眾匯聚而成的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能創造出最佳的成果。Surowiecki(2004∕楊玉齡譯,2005)發現,眾人的智慧表現得比任何個體還要好。換言之,雖然每個人的意見分歧,但把眾人的答案匯集起來,即可得到最佳的結果。例如Google的搜尋技術Page Rank來自各網頁之間的互相「投票」,被連結越多的網站自然越重要。又如Yahoo購物和eBay以買家、賣家之間的相互評分來判別優劣;Amazon開放讓讀者寫長長的書評等等都是使用者的主動參與。而Wikipedia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靠的就是所有作者合作的集體智慧,其正確程度甚至不輸大英百科[7](Giles, 2005)。

大眾分類法(folksonomy)也是Web 2.0的特點。傳統的分類法(taxonomy)是階層式、結構化的,分類架構由內容管理者預先決定,Yahoo的網站目錄就是典型的代表。但大眾分類則讓使用者以標籤(tag)的方式做自己的分類。這類的代表網站如Del.icio.us[8]、Flickr等。因為每個人對於資訊的概念不同,因此所給予的標籤也不同。以Zhongwen.com[9]為例,這個網站在Del.icio.us上的標籤有Mandarin、learning、character、linguistics等等。但眾人共同認可的標籤(使用頻率最高者),通常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如Chinese、language、dictionary等,如圖 2所示:

1.3 Web 2.0對教育的影響

  Web 2.0時代的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ing)的確改變了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方式,但這些網站本身並非只是線上社群而已。正如Downes(2005)所指出的,Web 2.0對於社會的影響將遍及每一個層面。事實上,我們正處於資訊更多、變動更快、環境更混亂的社會,我們更需要的能力是整合龐雜資訊、和在不確定的情況中作決策。社會的真實環境往往比我們在教室中所預設的更複雜,也因此教育∕學習的概念也需與時俱進。E-learning 2.0的時代,我們將與他人有更多的交流與互動,也將有更多的合作與分享。網際網路所帶給教育的改變,將不只是技術層面而已。
  
Web 2.0所強調的自由、開放、分享、合作,其實在教育界早已是一種慣例。當看到MIT的開放課程計畫[10]、Stanford的podcast網站[11]、Rice大學的中文寫作Wiki[12]…等等在教育上的應用時,我們知道這些並不只是「嘗鮮」而已。或許其影響還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謝天蔚,2006),但技術的革命也必然帶來概念上的變革。而這種力量也必定將會影響華語教學。

2 Creative Commons

依據現有的著作權法,不論是文字、音樂還是電影,作品固定於媒介上時便立即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不論作者願意與否。《著作權保護了誰?》一書中指出,在著作權法形成的歷史中,過度保護迪士尼、滾石、微軟等商業巨擘的利益,而將著作權最初的目的——保護著作人的權益,鼓勵創作——置諸腦後。此外,商業公司也想方設法延長著作權的年限,獨佔商業利益,阻止人類的智慧結晶進入公共領域[13](Vaudhyanathan, 2001∕陳宜君譯,2003)。
  
網際網路的出現,為著作權帶來新的思考方向。數位作品不像實體物品具有獨佔性[14](我借走了一本書,其他人便無法閱讀),且複製容易、傳送成本低廉。在數位的世界裡,適度放寬著作權的限制反而能夠引起更多的迴響,讓其他作者能夠加入新的創意。1991年Linus Torvalds將作業系統的原始碼放到網路上,允許人們自由使用、修改和發佈,因而發展成今日龐大的Linux家族。開放原始碼軟體。維基百科這般由下往上(bottom-up)的架構之所以能夠成功,依靠的就是眾人的的集體智慧。

  史丹佛大學法學院教授Lawrence Lessig認為現行的著作權法是全有或全無的極端:全部權利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或是放棄所有權利,將作品歸於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他認為人們應該還有第三種選擇,因而創立了創意公用(Creative Commons, CC)授權。Lessig(2004)於《Free Culture》[15]中強調,創意公用並非著作權的敵人,相反地,它彌補了著作權的不足。當人們為了教育、公益、個人興趣等目的使用創意公用授權的作品時,不必擔心因此而吃上官司。而相對的,他們自身也樂於採用創意公用授權,以善意換取更多創意。正如Anderson(2006∕李明等譯,2006)所言,大多數的使用者在網路上發表作品時,所想到的並不是商業利益,他們只是想表達創意、尋找同好而已。

有別於著作權的「保留所有權利」(all rights reserved),創意公用主張「保留部分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如表 1)。著作權的原則是:「一切禁止,除非特別允許」;而創意公用的原則是:「一切允許,除非特別禁止」。透過創意公用的網站,人們很容易就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法律授權,而不必借助律師等專業人士。除了Common Content[16]網站提供的素材之外,Google[17]、Yahoo[18]、Flickr[19]也提供創意公用授權的搜索;Microsoft也有MS Office的增益集[20],讓Word、PowerPoint、Excel等檔案也可以選用創意公用授權。

  此外目前有許多部落格、podcast都採用創意公用授權。例如本文介紹的「華語教學分享館」,採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授權,在不違反前述三項原則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取用分享館的內容,而不必徵求網站管理者的同意。

3 部落格與RSS

3.1 部落格

  部落格(blog),台灣多譯為「部落格」,大陸多譯為「博客」,也有人稱之為「網誌」;而撰寫部落格的使用者則稱為「部落客」(blogger)。Blog的字源由網路記錄檔(web log)組合而來,原本只是一種簡單的網路日誌,後來則演變為「按鈕出版」(push button publishing)的大眾工具(Ward, 2004)。1999年可說是部落格元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免費、容易上手的部落格工具開始提供給每一個人使用(Blood, 2000, September 7),所以造成部落格的快速成長。根據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21]的報告,目前該公司已追蹤5,000萬個部落格,平均每6個月成長一倍,現在每天增加17.5萬個(Sifry, 2006, August 7)。

  部落格作為一種Web 2.0時代的快速出版媒介,最大的特色是技術門檻低、互動性高、創作容易。部落格的出現,將網路從「閱讀」(read web)轉變為「讀與寫」(read-write web)(Gillmor, 2004∕陳建勳譯,2005)。因為部落格快速更新、互相連結、允許其他人發表評論,人們在網路上有更密切、更頻繁的互動。事實上人們原本就有溝通的需求,只是部落格、podcast等把在網路上發言的門檻降低了而已。

3.2 RSS

  RSS[22]是一種XML[23]格式的文件,可以讓使用者訂閱(subscribe)他們喜愛的部落格、新聞頻道等新聞來源,網站一有更新時就會同步至RSS閱讀器中(Pilgrim, 2002, December 18)。諸如華語教學分享館、Yahoo新聞、Gmail、Flickr相簿、Del.icio.us書籤、Digg新聞、甚至是Linguist List[24]、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25]等等,都提供RSS讓讀者訂閱。使用者透過RSS閱讀器,可以同時追蹤數十個、甚至數百個網站的更新情形。而我們也可以用RSS閱讀器來訂閱華語教學分享館的更新。

  傳統的網站仰賴使用者的再度拜訪、或是發送email通知內容更新,但前者的效率不高,後者則讓人擔心垃圾郵件的問題。而RSS技術則完全改變推與拉(push and pull)的模式。傳統網站將內容「推」至使用者面前,但RSS則讓使用者將資訊「拉」過來使用。正因為有RSS,部落圈有了更多、更快的互動,網路上的交流更頻繁,甚至有人認為它是「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Harrsch, 2003)。

4 部落格與華語教學

  回溯2003年,在PChome個人新聞台陸續看到華語教學相關的個人書寫空間。有的作為與朋友、學生聯絡之用,有的則記錄上課的心得。隨著部落格服務供應商(Blog Service Provider, BSP)帶來了更完善的功能,2005年「部落格」已經是華文圈的熱門話題。部落格個人化平台操作簡單的優點,使得不具任何網頁製作知識的人,都能在部落格上自由構築自己的文字、連結、圖片、視訊等。也因此我們在Blogger.com、新浪、無名小站、樂多等幾個BSP中,看到了更多華語教師加入撰寫部落格的行列。對華語教師來說,部落格有以下幾種意義:


1.資訊交流: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雖然有搜索引擎和各式電子媒體之助,但使用者仍常在網路衝浪時迷路,淹沒在排山倒海的訊息當中。部落格既有個人特色、同時也可以做主題探索。對華語教師而言,就是匯聚華語教學資訊的最好平台。

2.溝通互動:部落格透過連結、迴響、聯播等方式與其他部落客互動。讀者的參與,不但能激發更多的火花,也是持續寫作的動力。部落格中的反向連結(trackback),更是加快了互動的速度。 讓近乎即時的互動能夠雙向進行。

3.教師日誌:前人的研究發現,教師透過撰寫持續的記錄、公開分享的日誌,對於職前準備、及在職教師的專業成長均有所助益(Bailey, 1990; Moeller, 1996)。我們認為,部落格作為日誌的電子形式,可以作為課堂記錄、以及教師反思之用;同時,這也是教師成長歷程的最佳紀錄(e-portfolio)(廖埻棓、王楚蓁,2006)。

5 資訊流通的不足

5.1 資訊不流通

  長久以來華語教師在各教學崗位單打獨鬥,在海外任教的老師尤其如此。信世昌(1995)曾指出這個資訊不流通的現象:由於海外各中文學校和教學機構散佈於全球各地,彼此聯絡不易,各自的辦學或教學的經驗不易互相分享,而任何新發展的華語文教學研究資訊亦不易獲取,造成華文教育整體發展的一大阻礙。

  此外,信世昌等(2005)比較2000年和2005年兩次對台灣各單位華語教師的問卷調查指出,雖然教師們對同事之間的資源共享的滿意度微幅上升(圖 4),但是語言中心之間的交流仍嚴重不足(圖 5)。可見得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共同的平台,讓華語教師們有更多互動的機會。

5.2 網路資源

  謝天蔚(2004)的「網上學中文」網站[28]已經蒐集了超過一千種以上的網站網頁,數量也不斷增加,匯集了相當豐富的網路資源。而僑務委員會建立提供非營利使用的「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29]可以說是台灣華語教學最大的資源網站。其內的「網路師資聯誼會」[30]是海外僑校種子教師的交流園地。雖然這些網站都提供了許多資源,然而在與教師互動方面仍十分不足。可說只是單向的訊息傳遞,而非雙向的溝通管道。
5.3 現況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經濟的突飛猛進,再加上即將到來的2007年美國Chinese AP[31]、2008年北京奧運[32],也將全球「中文熱」推向了高潮。此時台灣成立了不少語言中心,師資班也班班爆滿[33]。華語教學像是突然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似的,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如何成為華語老師?」、「如何選擇師資班?」、「如何解決發音、語法教學上的問題?」……等等問題湧入華語教師的部落格。面對許多求教無門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要有整合的管道,協助華語教師克服各種困難。

6 華語教學分享館

  鑑於以上所述,筆者於2005年6月間創立了華語教師的部落格聯播——「華語教學分享館」(http://blog.roodo.com/huayuwen/),匯集網路與華語教學相關的部落格,更希望藉由分享館這個平台,號召關心華語教學的研究者、老師,透過聯播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期許能將個人的經驗,匯聚成眾人的智慧結晶。

目前華語教學分享館的內容有:

1.部落格聯播:目前串聯88個華語教師的部落格。這些教師分佈在台灣、大陸、日本、韓國、印尼、泰國、印度、美國、加拿大、智利、芬蘭、德國、荷蘭、法國、西班牙、希臘、布吉那法索等國。華語教師一旦在他們的部落格上發表了新文章,文章題目及部落格名稱就會出現在分享館裡。

2.相片聯播:串聯了Flickr[34]的相片聯播。Flickr是數位相片的網路分享服務。除了上傳、發佈到部落格都很容易上手之外,Flickr還可以給每張圖片加上標籤及評論。
華語教學新聞中心RSS:匯入華語教學新聞中心[35]的新聞標題。該站蒐集華語教學相關的新聞報導、相關政策、研討會、工作機會等訊息。

3.推薦閱讀連結:值得推薦的部落格文章,可連結至原作者網站閱讀。這些文章來自於分享館的成員、或是非分享館成員的網路文章。

4.網摘:網路文章摘要是每週選出幾篇值得一讀的文章,並且摘錄部分內容。這個部分使用的是繁體中文的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服務HEMiDEMi[36]來完成。HEMiDEMi還有一個華語教學的討論群組[37],供使用者分享、討論、推薦連結。

5.Google網上論壇:Google網上論壇[38]是網頁形式的新聞群組(news group),目前在分享館裡兼具留言版及討論群組兩種功能,供分享館的成員們討論各種問題。Google網上論壇支援Unicode及RSS,但需要有Google帳號才能發言。

6.Wiki: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39]就是wiki最成功的應用。Wiki的特色是允許每一位讀者來參與編輯,讓每個人貢獻自己所知。為此我們也成立了「華語教學分享館資料庫」(http://huayuwen.pbwiki.com/),雖然目前內容還不多,不過期望未來能成為華語教學的知識庫。

7.訪客地圖:使用Bravenet[40]所提供的世界地圖,讓訪客可以在地圖上標示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8.書目分享:利用豆瓣網[41]的「我讀」功能,可以發表讀書心得及討論,分享或推薦教學時使用的參考書籍。

7 分享館的遠景

  曹逢甫(1998)分析中國大陸「對外漢語教學」得以蓬勃發展的兩項關鍵性因素為「政策的穩定」與「事權的統一」,並指出其正是台灣華語教學發展所缺乏的條件。換言之,台灣的華語教學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系統。到了今天,台灣的華語教學仍然是「既缺乏統籌的領導機構,又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周質平,2006年1月2日)。大多數華語教師仍然沒有得到合理的定位,而教學工作的壓力並不因為兼任性質而得以輕鬆。華語教師需要成長,卻缺乏互動的機會;也需要資訊的互通有無,因為分享才是進步的動力。如果我們要等待高層來為華語教學做什麼,不如我們自己先做些什麼。通過分享館的部落格聯播,我們已經看到教師們彼此激勵,資源分享的正面效果。我們相信,網路帶來分享,而分享帶來進步。

參考文獻

Anderson, C.(2006)。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李明、周宜芳、胡瑋珊、楊美齡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2006年出版)

Bailey, K. M. (1990). The use of diary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J. C. Richards & 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p. 215-22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ood, R. (2000, September 7).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Electronic Version]. Rebecca's pocket. Retrieved May 25,2006, from http://www.rebeccablood.net/essays/weblog_history.html

Davis, I. (2005, July 4). Talis, Web 2.0 and all that [Electronic Version]. Internet Alchemy. Retrieved May 22, 2006, from http://iandavis.com/blog/2005/07/talis-web-20-and-all-that

Downes, S. (2005). E-learning 2.0 [Electronic Version]. eLearn magzine.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6, from http://elearnmag.org/subpage.cfm?section=articles&article=29-1

Giles, J. (2005).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Electronic Version]. Nature, 900-901. Retrieved April 16, 2006, from http://www.nature.com/nature/%0bjournal/v438/n7070/full/438900a.html

Gillmor, D.(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陳建勳譯)。台北:歐萊禮。(原作2004年出版)

Harrsch, M. (2003). RSS: The next killer app for educ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The Technology Source. Retrieved August 4, 2006, from http://technologysource.org/article/rss/

Hinchcliffe, D. (2005, December 21). Review of the year's best Web 2.0 explanations [Electronic Version]. Dion Hinchcliffe's Web 2.0 Blog. Retrieved March 20, 2006, from http://web2.wsj2.com/review_of_the_years_best_web_20_%0bexplanations.htm

Lessig, L. (2004). Free culture. Retrieved July 5, 2006, from http://www.free-culture.cc/freeculture.pdf

Moeller, A. J. (1996). Journaling: A path to reflective teacher development. In Z. Moore (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pp. 59-73).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O'Reilly, T. (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January 12, 2006,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0b2005/09/30/what-is-web-20.html

Pilgrim, M. (2002, December 18). What is RSS [Electronic Version]. XML.com. Retrieved July 16, 2006, from http://www.xml.com/pub/a/2002/12/18/%0bdive-into-xml.html

Sifry, D. (2006, August 7). State of the bogosphere, August 2006 [Electronic Version]. Sifry's Alerts.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06, from http://www.sifry.com/%0balerts/archives/000436.html

Surowiecki, J.(2005)。群眾的智慧:如何讓個人、 團隊、企業與社會變得更聰明(楊玉齡譯)。台北:遠流。(原作2004年出版)

Vaudhyanathan, S.(2003)。著作權保護了誰?(陳宜君譯)。台北:商周。(原作2001年出版) Ward, J. M. (2004).

Blog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BALL): Push button publishing for the pupils [Electronic Version]. TEFL Web Journal, 3, 1-16. Retrieved March 11, 2006,, from http://www.teflweb-j.org/v3n1/blog_ward.pdf

周質平(2006年1月2日)。漢語熱的沉思 [電子版本]。世界日報。取自http://www.worldjournal.com/wj-books_news.php?nt_seq_id=1290632&ct=86 信世昌(1995)。

華語文教學的科「技」整合。華文世界,78期,頁1-8。

信世昌、王如音、李佳倩、林容年、吳馥如、陳韻竹(2005)。台灣各華語中心教學環境及教師滿意度:五年來變化發展的問卷分析。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壢。

曹逢甫(1998)。談在台灣成立華語師資培訓機構之必要性與可行性。華文世界,90期,頁50-63。

楊智傑(2006)。資訊法。台北。五南。

廖埻棓、王楚蓁(2006)。 Blog於華語文教學上之應用。2006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高雄。

謝天蔚(2004)。中文網路資源重組及應用。於張普、謝天蔚、徐娟(編)數字化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頁13-19)。北京:清華大學。

謝天蔚(2006)。博客、維基、網播與中文教學。第五屆國際中文電化教學會議論文集。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