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e-Learning 1.0 to e-Learning 2.0 to e-Learning 3.0

引用自 http://iiigsg.blogspot.com/2008/04/e-learning-10-to-e-learning-20-to-e.html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陳冠廷

之前談了很多次的所謂早期e-Learning 1.0到新的e-Learning 2.0,這樣也可以直接去映證了科技發展從Web 1.0到現在Web 2.0的時代,最早九零年代時期Web 1.0達康(.com)時期熱潮至今仍似乎歷歷在目,全球瘋狂性的資金湧入網路世界的各種創業構想,過度的樂觀造成後期的泡沫化結果,錢燒得比想像中快、想像中多…,而這樣的一個大重傷讓網路科技這方面的創投資金倒在地上好一陣子爬不起來。經過了幾年療傷期,現在進入了2007年、2008年,似乎也剛好讓這方面的資金重新恢復元氣,開始有些熱錢,也正好所謂Web 2.0的浪潮搭著成熟的硬體與廣佈且品質優良的網路,兩邊就看對眼,一頭撞上,互相開始融合衝擊激盪了起來。


e-Learning 1.0或稱Web 1.0時代,在知識或是資訊的傳遞上,是單向的、是階層式的,老師在傳統的教室裡面,站在講台上,從自己準備的多樣式的教材與素材,告訴學生相關的知識,傳達課本上的課文內涵,根據教師本身的經驗與想法,還有長期以來所習得的知識,透過課堂上的傳授,傳遞給在場多數的學生。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網路上,最初的網路世界中,能夠建構網站的,都是大的公司、大的媒體,這些大公司大企業能夠花很多錢,跨過很高的程式設計門檻,使用高價值的網路設備與頻寬,替自己的公司傳達公司內涵、公司的經營策略、主管們的想法、企業的願景等,網路上的使用者單純地只能去看、去了解,沒辦法發表意見,沒辦法給予任何回饋。

進入到e-Learning 2.0或稱Web 2.0時代,軟體、硬體、網路、科技能力四個大方向的發展都各有長足的進步,相關建設成本急速下降,低廉的軟硬體與網路的價格造成廣泛的佈建,像是病毒一般地延伸到各個家庭、各個人身上。而每個人的資訊能力也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成長,學生從小就接觸電腦、網路、打字,網際網路的使用在生活中變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訊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在Ovum的報告裡列出了三個造成Web 2.0風潮的原因:1. 高滲透率的網際網路佈建(High penetrat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2. 個人化數位內容的創造設備變得越來越普及,特別是數位相機與音樂播放器(High ownership of devices for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 processing, especially digital cameras and music players);3. 網際網路上擷取與分享的工具越來越普及與方便(Widespread availability of powerful tools for capturing and sharing online content)。這些量變影響了各種生活模式,進而讓質變產生了,知識的傳遞不再是單向的,每個人在網路上製作自己的部落格、放上自己的相簿、上傳自己拍攝的影片…,大量片段性的知識,數位化地跑到了網路上流通,所有的使用者可以透過各式不同的連結與搜尋,經由一些社會化網路(Social Networking)的影響,習得知識、學習技能、了解世界。

因此,一路從e-Learning 1.0到e-Learning2.0,的確在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變。而我在這篇內容裡面我自己想提及一個新的e-Learning模式,我就大膽稱其為e-Learning 3.0吧!(反正現在Web 2.0的現象之一就是人人都可以表達意見,但要有理,有理自然會取得信任與轉寄,而真正變成一個專有名詞,否則只是淹沒在一片浪花裡而已),大致分析如下。

在Tony Karrer的部落格裡面其實已經探討過所謂Web 3.0或e-Learning 3.0了(見此連結),而這樣的概念也是從NY Times中的一個報導而來,當中提到一開始的想法:新的Web 2.0或e-Learning 3.0未來除了現今的科技支援以外,應該導入所謂語言分析、語意網路(Semantic web)的軟體分析技術。他在裡面舉了一個例子,未來的Web 2.0使用情境可能是,使用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在找一個溫暖的地方來度過我的假期,手邊目前的預算大約三千美金,對了!我還有一個十一歲的小孩」而屆時Web 2.0或e-Learning 2.0的技術則可以分析這樣一個問題(Request),然後可以去知識蘊含量豐富的茫茫網際網路大海中,來撈出好的答案與建議結果。

但這樣的狀況卻也受到Stephen Downes的質疑(見連結,Tony Karrer也同意),他認為其實我們並沒有能力把條件設定的相當好,或是說,有時我們不見得會給予很完整的條件,有可能我願意再多花個一百美金,來讓這個假期更加完美、更値得,但我不見得會說出來,可能只是隱含在我的心裡。因此,兩位大部落客都認為我們產生問題的能力有可能還不如回答問題的能力,有時候更不想對自己的問題設定太多限制,也因為這樣,如此不清不楚的問題又怎麼可以讓語意分析能夠做好,然後提出好的結果來?

這樣的一個討論情形顯示出,其實國外談的e-Learning 3.0也還在百家爭鳴的階段,不像Web 2.0一般全球大致上已經有個初步的共識,而幾個特色也都收斂到一定程度,像是使用者中心(User Centered)、社會化網路(Social Networking)等幾個主要的特性也都是每個人都同意的。而網路上查一查,其實這個詞彙也真的目前沒什麼人在提,畢竟Web 2.0或e-Learning 2.0這兩個大題目就讓現在的網路世界延燒老半天,現在也正是火大的時候,應該比較不會有人會去觸及太遠、比較不是那麼明確清楚的議題。

另外提到一個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領域比較常被提到的一個技術,就是專業知識定位與管理(Expertise Location and Management,ELM),此項技術在Gartner的報告中定義為:是一個功能,能夠辨別不同人的專業知識,並且提供管理的介面,包含類別管理、專業知識深度管理、分布狀態管理等,在Gartner的報告中則分成三種不同類型的ELM:專業知識擷取(Expertise capture)、專業知識鑑定(Expertise profiling)以及社群管理(Community management)。其實ELM通常也稱為職員知識網路(Employee knowledge network),在企業的教育訓練中也常常提供顧問或引導(Mentoring、Facilitating)、成效評估(Performance)、知識落差評估(Knowledge gaps identifying)等功能。

而在我的想法裡面的e-Learning 3.0其實就是整合前面探討到的兩個部份的一個創新學習方案,而此模式也因為近來的科技進步而可能有機會做一些實作並解決,以下作詳細的解釋。所提及的新的e-Learning 3.0的方案是這樣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或是在尋求解答的過程中,知識的搜尋仍舊是主要課題,也因此,在Tony Karrer與Stephen Downs他們所提及的搜尋模式,我認為依然是個相當明確的課題與特性,也就是說,人們還是透過一些很直覺式的自然語言來做問題的搜尋,但是在語意(Semantic)上的分析卻不是為了在浩瀚的網路知識庫中想辦法撈取資料,而卻是在一個龐大的、全球性的專家定位網路(Expert Location Net)(我自稱的)中,來撈取全球相關專家的資訊,而且即時地透過科技的連結,讓使用者或是問題的發問者,能夠及時地透過網路的溝通、甚至是行動電話的話語溝通、筆記型電腦的視訊對話,來解決問題!

所以說,這個解決方案的前端是Tony他們探討的方式,而後端則是引用了ELM的模式,把知識管理的範疇,從企業內部的大量應用中拉出來,並且跟實際上的狀況做結合,讓使用者可以找到現實上的專家,讓問題得以立刻解決。舉個例子來看好了:今天使用者透過系統(硬體:手機、PDA、筆記型電腦、家用個人電腦;軟體:專家定位網路系統網站平台)來輸入問題如「我想要花一千塊在台北跟女朋友一起吃一頓浪漫的晚餐」,送出問題後,系統將能分析其問句,然後根據問句中的語意關鍵字,來尋找專家定位網路的專家庫(Expert Base),找尋到適合的專家(例如一個美食家、一個泡妞高手),即時地與使用者做連結,然後幫忙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即時溝通來了解他的需求、提供解決的答案,讓他成功地帶著女朋友去吃一頓很棒的晚餐。

這樣的系統中當然牽扯到許多的機制,例如:專家的設定方法、解決問題的成果而影響的專家評鑑機制、專家的定位系統、語意的分析、使用者習慣的分析、當中的商業模式…等。然後透過現在已經相當成熟的社群經營的手法,可以試著朝專家社群經營的型態方向來走,慢慢的累積專家的資訊,甚至透過網際網路目前的大量資料(如部落格文章、回答問題的論壇),來取得專家的資訊。

就整體而言分析,早期e-Learning 1.0是老師對學生,單向的;e-Learning 2.0是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老師,老師對學生,是雙向的,而根據Tony Karrer的想法中(見表),學習的驅動力在學生,是下對上的(Bottom-up),社會化網路(Social Network)的影響甚鉅,但在感覺上,仍舊是有所謂老師角色、學生角色的濃厚味道在,有層級性的關係。並沒有完整的發揮出社會化網路的徹底精神,也就是這些網路節點應該是沒有差別的,都是一樣的,而真正做到人人可師的境界。所以我認為的e-Learning 3.0是專家網路的概念,這樣的解決方案,每個節點都是平等的,使用者與專家的界限變得比較模糊。每個人可能都可以再這樣的網路結構上取得自己的一個點,決定自己的專家領域,這個專家領域可大可小,你可能可以幫人家解決一個英文單字翻譯的問題,也有可能可以更厲害地直接幫人家規畫一個英文計畫,每個問題有各種不同的層級,每個人找出自己可以解決的層級,然後一起組織這樣的一個專家網絡,真正遇到問題的使用者就可以在這樣的網絡上試著丟出問題,然後根據IT的分析能力來處理後,確認相關層級,來取得相對應的專家回應。

但這樣的意思不代表說完全取代了e-Learning 1.0或e-Learning 2.0,其實這些模式仍就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說傳統的教育模式或許還是會存在,新的2.0模式也可能一樣持續地從網路上撈到資源,然後配合性地提供給使用者做解決問題的參考,也就是可能是一種混成式的學習方式,之前的即時解決問題的情境圖應該算是其中一個重點應用,透過這個重點應用來實現每個節點沒有什麼差別的這個概念,但整套學習應用情境應該是更豐富些,例如還是有包含早期的學習管理平台(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學習資源庫(Repository)的概念在其中,如何符合成功典範的窄、寬、窄應用?這部份的想法還持續在蘊釀中,過陣子或許會有一些想法與解答,屆時再分享。

以上大概是目前研究上的一些小小心得,感覺是有一些想法的,或許有空的話會想辦法寫個英文版的,這樣在網路上可能散播性又高些,也比較能跟國外一些長期研究的學者或是專家們有所交流。(不過華語文學習熱潮開始風行,未來或許網誌只要寫中文的即可?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